建材强于板材 型材总体平稳 后市风险增大 商家谨慎应对
《中国冶金报》记者:包斯文
进入“金九”,国内钢材市场比上月似乎有些起色,钢价呈现一波止跌反弹行情,贸易商销售尚可,心态稳定,对后市行情有所期待,但不盲目乐观。上海五波钢结构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庆平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时作了预测,认为在9月份,钢材市场价格将震荡上行,但上升空间有限;在10月下旬,钢市的潜在风险释放;在11月、12月,钢市将会出现一波下跌行情,风险加大,商家经营甚至处于“危险的境地”。就具体钢材品种而言,螺纹钢、线等建材市场强于中厚板等板材市场,型材市场趋于平稳,钢贸商需防范风险,谨慎经营。
任庆平说根据他们公司在销售中反馈的信息和通过走访钢厂、下游终端用户及市场调研掌握的第一手情况:“金九”伊始,国内主要钢材价格止跌反弹。诸如,9月份首个交易周,上海市场的Φ8.0mm高线价格较上一周上涨90元/吨;Ф20mm螺纹钢价格上涨70元/吨;Φ8.0mm-Φ12mm盘螺价格上涨100元/吨;14mm-20mm中厚板价格上涨10元/吨。5.5mm热轧板卷价格上涨20元/吨。1.0mm冷轧板卷价格上涨10元/吨。1.0mm镀锌板卷价格上涨10元/吨。200mm×100mm×5.5mm×8mmH型钢价格上涨20元/吨。各主要钢材价格呈现一波上涨行情,尤其是螺纹钢、线材、盘螺等建材价格有70-100元/吨的涨幅,明显大于板材的涨幅,可见建材市场仍然强于板材市场,“长强板弱”的格局没有改变。总的来看,9月份的钢材市场实现“开门红”。
任庆平说9月初钢价的反弹,这只能算是修复性的回升,严格来说不能称反弹,更不是反转。在7、8月份,钢材市场价格持续震荡下行,一路走低。统计显示,仅8月份,上海市场上的1.0mm冷板价格由8月1日的4340元/吨,降至8月30日的4260元/吨,下跌80元/吨;5.5mm热卷价格从3820元/吨,降至3630元/吨,下跌190元/吨;20mm普板价格从3910元/吨,降到3750元/吨,下跌160元/吨;20mm低合金板价格由4100元/吨,降至3950元/吨,下跌150元/吨;ø6.5mm高线价格从4120元/吨,降到3900元/吨,大跌220元/吨;ø20mm三级螺纹钢价格从3960元/吨,跌至3650元/吨,猛跌310元/吨;ø8-ø12mm盘螺价格由4200元/吨,下降到3910元/吨,跌幅达到290元/吨。各种主要钢材的价格均有很大幅度的下跌,有的钢材价格跌幅创今年以来单月之最。
“由于7、8月份的钢材价格超跌,进入9月份,钢价止跌回升,这只是修复性的回升,不能说是反弹,更不是反转。”任庆平说:“钢价的大幅下跌,钢企盈利明显收缩,利润大幅下降,而钢贸商更是惨淡经营,亏损严重。在这种状态下,厂商稳市、保价意愿增强;加上受供需基本面好转、市场库存持续下降,以及环保限产、专项债利好、淘汰落后及化解过剩产能督导检查等消息提振,导致钢价止跌回升。”
对于这一波钢价上涨行情能否持续,任庆平认为从目前钢材市场供需状况来看,在9月份,旺季的需求支撑,钢材价格或将继续震荡上行,不过上涨空间已经有限;到10月下旬,随着国庆过去,一些因环保限产的钢企陆续恢复正常生产,钢铁产能释放,供给过剩,供需矛盾凸现,钢价将震荡回落;在年末的最后两个月,进入淡季,加上年末资金紧缺等因素,钢材需求强度明显减弱,钢价进一步下跌,或许进入年内钢价的第二个低点。
任庆平对后期主要钢材品种的行情走势作了具有的分析:从供需层面看,螺纹钢、线材等建材市场“供需两旺”,中厚板等板材市场“供强需弱”,型材市场“供需两弱”。因此,后期建材市场将好于板材市场,“长强板弱”的格局不会根本性的改变。
“从宏观方面看,9、10月份,螺纹钢、线材等建筑钢材市场仍将维持目前的运行态势,价格震荡上行,但继续上涨空间不会太大。”任庆平说:9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重磅政策,以“专项债”为杠杆,撬动资本进入基建项目。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专项债可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明确为符合上述重点投向的重大基础设施领域。会议要求,今年限额内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要确保9月底前全部发行完毕,10月底前全部拨付到项目上。随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资金的到位,各地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加快。在日前,重庆投资185亿元,对34个区县的177个项目、共计2000公里干线公路进行提升改造。据不完全统计显示,8月,各地重大项目开工数近1200个,总投资金额约6700亿。
此外,“金九银十”是传统的钢材市场需求旺季,尤其是螺纹钢、线材等建筑钢材的需求旺盛季节。这是因为9、10月份,秋高气爽,是建筑工程施工的最佳期,各地的重大建设工程建设迎来“赶工潮”,以及一大批重大工程的集中开工,形成“开工潮”,这必将拉动是螺纹钢、线材等建筑钢材的需求。
再有,从建筑钢材市场供给层面看,北方部分地区的钢铁企业因环保而被限产以及检修减产,影响后期的建材市场供给。进入9月份,各地的环保整治力度在加大,如8月31日,唐山市人民政府发布《9月份唐山市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管控方案》的通知,之后,武安市出台《武安市2019年钢铁焦化水泥企业九月份生产调控方案》,调控时间为2019年9月1日-2019年9月30日。其中特别调控区域涉及4家钢铁企业,重点调控区域涉及5家钢铁企业,一般调控区域有6家钢铁企业。9月的“环保限产潮”,将制约当地部分钢厂的产能释放,直接影响后期建筑钢材市场供给。此外,近期不少钢铁企业进行设备检修,如华东地区有家大型钢企计划9月1日-15日对一条棒材生产线进行检修,预计日均影响产量0.28万吨左右;另一家大钢厂8月31日起对一条大棒线进行停产检修,复产时间在9月12日前后,预计影响产量在5万吨左右;还有的钢企9月5日-9月15日对260棒材产线进行停产大检修,检修期为10天,预计日均影响螺纹钢产量0.3万吨。另外,300机组停车待料,预计日均影响螺纹钢产量0.4万吨。此外,一批钢厂主动减产,西南地区11家拥有电炉生产的钢厂,9月再度停产减量,有的钢厂自9月1日—15日,进行停产。预计总共减少日均产量1.06万吨。环保限产+检修减产+主动停产,这些因素的叠加效应显现,发将影响9月份建材市场的供给,有利于缓解供需矛盾。
任庆平说,从上述这些因素来看,在“金九银十”建筑钢材市场将呈现平稳向好的运行态势,价格总价企稳,或稳中有升,不会出现大幅下跌的行情。
与螺纹钢、线材等建筑钢材市场“供需两旺”局面不同,中厚板等板材市场则维持“供强需弱”的态势,在9、10月,乃至年内,中厚板市场不会有什么起色,价格继续震荡波动,在低位运行。
任庆平说,这些年,我国的中厚板产能在不断扩大,产量持续增长。据业内人士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我国47家钢铁企业(非集团)建成中厚板产线79条,产能超过1亿吨,达到1.06亿吨,产能分布广泛。而这几年,不少钢厂通过产能置换、科技创新、装备更新等方式,中厚板产能在继续扩大,目前全国的中厚板产能估计达到1.2亿吨。而中厚板产线一般是连续生产的,板坯都是钢厂直接用于自身的板材生产,不像方坯可以供给其它钢厂。所以说,随着中厚板产能扩大,利用率提升,产量居高不下。8月份中厚板平均产能利用率为78.62%,比7月份的78.17%,月环比增0.45%。据中钢协统计,7月份中厚板轧机生产特厚板、中厚板485万吨,同比增加16万吨,上升3.4%。7月份造船板产量84万吨,同比增加21万吨,上升33.3%;其中高强船板产量45万吨,同比增加12万吨,上升36.4%。钢厂的中厚板产量大幅增长,中厚板市场供给严重过剩。
“从中厚板市场需求状况来看,需求的增长不及供给的增长,供需矛盾日趋激化,这是导致中厚板市场价格易跌难涨的主要原因。”任庆平说:中厚板主要用户的制造业产销状况不佳,下游终端有效需求量减少。统计显示,今年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比上月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制造业新订单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低于临界点。如新订单指数为49.7%,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之下,表明制造业产品订货量有所减少。机械制造业产销量以及固定资产投资有所回落。近几个月来,工程机械等系列产品的增幅数据较前期有一定的下滑。今年1月-7月份,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下降10.4%,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下降7.5%。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近日透露,中国机床工具行业2019年1月-7月累计完成营业收入同比降低2.5%,累计实现利润总额同比降低21.1%。1月-7月,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重点联系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7.2%,行业整体运行持续下行。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统计,1~7月份,全国造船完工221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4%。承接新船订单1470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8.9%。7月底,手持船舶订单8190万载重吨,同比下降8.4%,比2018年底下降8.3%。机械、造船等制造企业产销不佳,导致下游终端用钢行业对中厚板的需求量呈现下降态势。
任庆平说,钢厂的中厚板产量大幅增长,而下游终端有效需求在减少,这“一增一减”,供需矛盾凸现,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后期中厚板市场难有太大的起色,价格将持续震荡波动,易跌难涨。
谈到后期型钢市场行情走势,任庆平说,今年以来,工、槽、角、H型钢等型钢市场一直处于“供需两弱”的态势,价格涨不上,跌不下,但厂家经营难度加大,没有盈利,商家亏本经营。
型钢主要用于工业厂房、钢结构建筑以及钢结构制造企业,而近来工业的新增投资减缓,新建的工业厂房很少,对型钢需求也呈现下降态势。此外,钢结构制造企业生产不景气,有的钢结构制造厂家因接不到订单而停产,那些民营钢结构制造厂家甚至关闭,不再生产经营,致使型钢的消耗量大幅下降。再有,钢厂的型钢出厂价格政策的调整,其出厂价格普遍高于市场销售价格,价格“倒挂”现象很普遍,而且“倒挂”幅度较大,有的钢厂的型钢出厂价格高于市场销售价格200-300元/吨,贸易商都在亏本经营,致使不少钢贸商减少向钢厂订货,甚至不再订货,型钢市场的中间需求也在减少,加大的型钢市场的需求弱势。
对于钢厂来说,型钢的盈利空间持续收缩,已经无利可盈,而且订货合同不足,销售困难,库存增大,从而促使钢企主动减少型钢产量,以稳市、保价。因而,今年的型钢市场供给压力不大,远小于板市场的供给,出现供给强度趋弱的态势。所以说今年型钢市场的一大特点是“供需两弱”,价格涨跌均无动力。
任庆平认为,在年内,型钢市场“供需两弱”的局面还将延续,这也决定了后期型钢市场总体维持平稳的运行态势,不会出现跌宕起伏、大涨大跌的行情。
最后,任庆平谈到后期主要钢材品种市场中潜在的风险,对此,钢贸商需要认真应对,谨慎经营。在9月份,当钢价上涨时,贸易商不能盲目乐观,一味追高,而应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和营销模式。若主营市场分销的,要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和自身的资金状况,合理设置库存,把风险降到最低。若人为拉涨钢价,刺激钢厂产能释放,且钢厂持续上调出厂价格,必会增加贸易商的采购成本,进一步加大风险。在这种局面下,一旦钢价震荡下跌,受到伤害最大的还是钢贸商自己。
任庆平说,10月份,国庆过后,部分地区的钢铁企业受环保限产的状况或将有所变化,而且今年的环保限产政策不搞“一刀切”,一些环保达标的钢企,将满负荷生产。再则,9月份的钢价攀升,钢厂生产热情高涨。因此,10月份的钢产量有望增长,供需矛盾凸现,潜在的风险释放,钢贸商对此应高度关注。而在11、12月份,是钢材市场需求的淡季,今年的“冬储”或许不会再现,“钢需”的淡季更淡,钢价震荡下跌是大趋势,或将进入低点,钢贸商必须理智、理性地看待钢市行情变化,切忌贸然囤货,去博行情,而是把功夫用在防范风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