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钢贸商会副会长、上海五波钢结构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庆平访谈录
“8月份是钢材市场传统的淡季,而今年淡季不淡,钢价涨速快,涨幅大,超出预期,面对暴涨行情,钢贸商要对冲高回落的市场风险高度警惕,谨慎操作,维持市场的平稳运行。”这是日前上海市钢贸商会事会长、上海五波钢结构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庆平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阐述他的见解和建议。
任庆平说,在8月份第一个交易周,在上海市场,螺纹钢、线材等建筑钢材市场上涨100-140元/吨;冷热板卷价格上涨110-160元/吨;普板、低合金板价格上涨停130-180元/吨。在8月7日,钢价更是疯狂暴涨,这一天,螺、线、盘螺价格大涨170-180元/吨;热卷价格飙升180元/吨;中厚板价格猛涨180-210元/吨;冷板卷价格强劲拉涨210-230元/吨,创近年来单日钢价涨幅新高。
“这波钢价疯涨,涨速之快,涨势之猛,涨幅之大,超出预期。”任庆平说:现在的钢材价格与年初相比,已经涨了60%-70%,当前的钢价已处于近5年来的历史新高。
出现这一波钢材价格暴涨行情,任庆平认为有诸多因素,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宏观政策的效应显现。近年来,国家加大钢铁业去产能和供给侧改革力度,取缔“地条钢”,处置中频炉。2017年上半年钢铁去产能5839万吨,提前超额完成全年任务。除去今年前5个月压减的粗钢产能4239万吨,6月份当月又压减了1600万吨。到今年6月底,全国的“地条钢”被彻底清除,共涉及630多家企业,共计达1.2亿吨以上产能。相关企业已全部停产、断水断电。去产能及“地条钢”清理,对中小钢厂生产形成了抑制,市场整体供应增加仍不及预期。
二是环保减产效应的显现。今年各地纷纷加大环保整治力度,自今年7月7日开始,环保督查组已启动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个城市的第七轮次强化督查工作。被称作“环境保护史上最大规模行动”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7月底8月初环保限产政策以及环保督察组对各地开展督查工作以来,抑制部分钢厂产量释放,整体开工率和产能利用率有所下降。
三是期现互动效应的显现。如今钢铁产品的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互动性越来越大,钢材的金融属性对钢材现货市场的影响度、渗透性亦越来越强,期货市场行情波动,直接左右钢材现货市场行情走势。而今年,一些上市的钢铁企业,参与钢材期货市场交易不少,大量资金投向期货市场,使黑色系列的钢铁大宗产品在期货市场表现十分活跃,出现涨停的行情不少见,直接带动钢材现货市场价格的上涨。应该指出的是,目前螺纹钢价格过快上涨,与期货市场造成的一定程度上的炒作因素是有一定关联的。
任庆平说,上述这些因素叠加效应,促使今年7、8月份钢材市场淡季不淡,价格反季而上,达到了近4年来的新高。
“尽管钢材市场价格持续上涨,一路走高,但钢贸商盈利情况并不好。”任庆平向记者介绍说,他在网上看到一幅漫画,画的是钢厂、钢贸商和终端用户,钢厂犹如一头大肥猪,正在吃绿油油的嫩草;钢贸商像一只骨瘦如柴的狗,在地上啃骨头;终端用户却是两头倒在地上的小猪,已经奄奄一息,岌岌可危。“这就是如今钢厂、钢贸商和终端用户的现状,看了也觉得不无道理。”
任庆平说,最近以来钢材价格持续大幅攀升,钢厂的盈利相当丰厚,现在的吨钢毛利至少有800-1000元,而钢贸商并没有盈利多少,甚至还出现亏损。比如,有些钢贸公司在前期中标工程项目,为其提供钢材的价格,在中标时就锁定了,而现在一天内钢价大涨230元/吨,与中标所锁定的价格相差悬殊,眼下的钢价大大高于当初的中标价,亏损是明摆着的。
“钢材价格大幅上涨,钢贸商的资金投入明显增加,融资成本上升,盈利减少。”任庆平说,过去螺纹钢市场销售价格2500元/吨,现在的螺纹钢价格涨到4150元/吨,那么,钢贸商投入资金比2500元/吨价位时,要增加三成多,钢贸商的融资成本上去了,盈利下降了。何况,目前对于钢贸商而言,融资难、融资贵,依然是导致钢贸企业资金紧缺的一大因素,钢贸商没有那么多资金去囤货备库存。所以说,钢价大幅上涨,对于没有多少库存资源的钢贸商,只是空欢喜,依然赚不到钱。
市场里的一些钢贸商说,如今钢厂赚得盆满钵满,可钢贸商真的挺可怜。我们每月少则拿出一两千万,多的拿出几千万,甚至更多,打入钢厂,但到月底钢厂的结算政策出来后,一算账赚不了几个钱,赔钱的也大有人在。这种现象如果不早日解决,那么,钢贸商的日子真不知能否继续过下去?
任庆平说,钢价非理性的疯狂上涨,对于下游终端用户亦造成伤害。有的钢结构制造厂家,原先接到的钢结构件制造订单,由于当时的钢材价格与目前的价格相差很大,制造成本大幅上升,企业难以承受,一些厂家不敢新接钢结构件订单,认为钢价如此疯涨,单子没法接。有道是“现货乱了,期货疯了,开心的是钢厂,郁闷的是商家,吓死的是用户。”
统计局解读7月份CPI、PPI数据称,从环比看,7月份PPI由降转升,上涨0.2%,主要受钢材、有色金属等产品价格上涨影响。从主要行业看,环比涨幅扩大的有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分别上涨2.7%和1.5%,合计影响PPI上涨约0.3个百分点。
“非理性的钢价疯狂暴涨,对钢贸商、对终端用户都是不利的。”任庆平认为,当前对于钢贸企业来说,要警惕钢价暴涨之后冲高回落的风险,目前钢材市场的一个特征就是“三高”,即高产能、高产量、高价格。尽管钢铁业在去产能,尽管“地条钢”被取缔,尽管中频炉受处置,但高利润的刺激和效益的驱动,钢厂生产热情高涨,产量有增无减。据中钢协统计,6月份钢材产量为9757万吨,同比增长0.7%,1-6月份,钢材产量为55155万吨,同比增长1.1%;6月粗钢产量同比增长5.7%,为7323万吨,1-6月粗钢产量同比增长4.6%至4.1975亿吨。由于钢价上涨,钢厂利润空间大幅提升,钢企产量持续增量,使得6月份粗钢产量创下历史新高。7月中旬,会员钢企粗钢日均产量185.78万吨,旬环比增加0.81万吨,增幅0.44%;全国预估日均产量235.33万吨,旬环比增加0.84万吨,增幅0.36%。
任庆平说,钢厂的产量持续增加,居高不下,而下游终端有效需求并没有明显释放,需求的增长不及钢材产量的增长,缺乏需求的支撑,暴涨之后的钢价潜在的冲高回落风险很大,对此,钢贸商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贸然囤货,一味地博行情。
在中国经济正经历产业结构调整,社会总体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各个行业投资都有所放缓,未来的钢材需求量或将日益萎缩,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在短期内不可能根本性改善,而流通领域的钢贸商呈现数量多、企业小、报价乱的现象,致使钢贸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加上“三高”的困扰,钢贸商萌生“恐高”心理,一些商家面对疯狂暴涨行情,感到恐惧、紧张、焦虑,对价格冲高后的潜在风险较为关注。有的贸易商认为,尽管价格暴涨,但从下游终端有效需求来看,需求强度并没有增强,资源消化缓慢,交易一般,受环保影响,下游的机加工、钢结构以及部分施工项目停工,实际性消费需求有明显弱化的趋势,对钢市的强势形成隐患。因此,对这一波暴涨行情,需要高度警惕价格冲高后震荡下跌的风险。
如何应对钢价暴涨后带来的冲高回落的风险,任庆平认为,钢贸商可以从几方面着手,进行应对:一是不断开拓销售渠道,牢牢把握终端用户,避免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二是引入互联网平台,拓展资源采购渠道;三是向产业上下游延伸,增加盈利空间;四是保持一颗平常心,切忌贸然囤货、一味博行情,想一夜暴富。钢贸商应发挥短、平、快的综合优势,见好就收,锁定盈利,规避风险。五是不搞“杀价占量”的恶性竞争,自觉维持价格稳定,促使钢市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中国冶金报记者 包斯文
2017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