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两条重磅新闻,使得昏昏入睡的铁矿石市场再度沸反盈天:从今年7月1日起,澳大利亚政府将对全澳500家高碳排放企业,征收每吨23澳元的碳税;财政部、国税总局近日下发通知,全面上调铁矿、锡矿、钼矿、菱镁矿、滑石和硼矿的税率。铁矿石原先按规定税率的60%征收,此次调整后,今后则按规定税率的80%征收。一时间,机构关于铁矿石的研判,或将重新书写,新年伊始,龙难抬头,钢铁现货市场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微利时代仍将延续,另一方面,也正由于成本的居高不下,尽管行情悲观,但今年成品材市场出现血腥场面的可能性不大。
来自澳洲方面的消息,碳税政策的出台,影响最大的,应该还是中国市场,因为政策面的打压,将直接迫使两拓、FMG等巨头们将压力进一步转嫁至东方,虽然今年的铁矿石需求情况已难以用惨淡来形容,BDI指数的重挫在说明了其并不完全受矿山左右的同时,着实反映了目前的现状。虽然进口矿的积压情况短期内难以消化,但外矿的价格还是有拉涨的可能性。之前机构的预测之中,前半年外矿仍有20-30美元的跌幅,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政策面的变化有可能使得该预测出现偏差。
另一方面,澳洲政府被搁置的资源税提案或许再度被摆上桌面,尽管曾经有个叫陆克文的人已经为此付出代价,如果这不是大选的噱头,而真正付诸实施,其产生的影响将比碳税政策更加深远,对于市场的冲击现在还无法估量。这些都是迫使中钢协另辟蹊径的变数,一方面依靠调整矿石进口国分布结构,不过从目前来看,难度较大,印度方面在政策面的严酷程度更甚,而其他市场的情况则尚不值一提;而从中钢协推广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的情况来看,几大澳洲巨头仍然同仇敌忾,淡水河谷表现暧昧,估计也会是雷声大雨点小,虽然抢占了一个制高点,但是否有足够的火力支撑,言之尚早;同时,中国资源税已经被调整,相对于澳洲的政策面,影响更为直接。
来源:金银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