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2月26日电(记者 陈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26日表示,去年的经济走势基本符合预期,2021年宏观经济呈前高后低态势。
刘世锦是当日在由世界资源研究所(WORLDRESOURCESINSTITUTE)举办的“全球热点观察2021:始于雄心,持以行动”活动上作上述表述的。
“中国经济首先受到疫情冲击,但率先恢复,走势基本符合预期,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大型经济体。”刘世锦介绍,根据其团队对2021年经济增长指标的预测,生产侧方面,全年增长8.7%,第一季度增长接近20%,然后逐季降低,到第四季度降到5%。需求侧方面,固定资产投资预计会达到7.8%,最终消费增长13.8%,进出口预计在5%-6%之间。
刘世锦认为,对2021年经济走势,要防止出现“数字幻觉”。一季度的超高增速,是由于去年疫情冲击下“挖坑”式基数造成的,这是统计现象,不应误判,更不意味着中国经济重返高增长轨道。预计全年可能呈前高后低态势,下半年则要防止过快回落带来的负面冲击。
刘世锦建议,采取就业指标打头、GDP指标收尾的指标体系。稳增长是为了稳就业,就业指标也能有效衡量全社会资源利用状态,这应该是一个力争完成的指标。目前采用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和新增就业人数指标,还没有形成城乡统一的就业状况指标。原因是过去受制于城乡二元结构,农村隐蔽失业难以计算,统计能力不足等。但只要高度重视,完全可以形成全面、客观、及时反映城乡就业真正状态的指标,为判断经济和就业形势提供可靠依据。
与此同时,还可以采取若干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全局性指标,包括居民人均收入、物价水平、宏观杠杆率、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单位GDP碳排放强度等。
此外,刘世锦指出,GDP指标还是要有的,但应该是预期性、结果性、后置性的,不再作为“挂帅指标”。事实上,如果前述指标处在正常或好的区间,GDP增速就是适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