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各大钢厂轮番上调建材出厂价,涨幅普遍在50元以上,在全国线螺库存超往年,市场成交清淡,价格呈小幅倒挂的情况下,钢厂上调建材出厂价;我们不经要问,钢厂是看好后市?透支后市?还是想把市场拉爆?,这是我们需要弄清的问题。
本周一,各大钢厂上演了一场“棉、花、糖”式的调价政策,以几个代表性的钢厂为例;河北钢铁[3.85 0.26%]集团上调建材出厂价230元,二级螺纹执4850元/吨;沙钢集团上调建材出厂价100元,二级螺纹执5150元/吨,以上两大钢厂调价政策中均无任何补贴政策;另从钢厂领导的言行中,我们也能看出一些端倪,近日沙钢集团总裁沈文荣称,未来两个月中国钢材价格将至多再上涨5%至10%。
但是市场却并未如钢厂所预期的那样(价格持续攀升);而是出现了大幅的下挫,以杭州为例,在沙钢出价前,市场上沙钢二级螺纹报4900元/吨,已与钢厂出厂价倒挂150元;钢厂出价后,受下游需求的疲软、市场库存的高位及部分贸易商资金链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影响,市场报价接连下挫,截至笔者发稿时(25日19时),杭州市场沙钢二级螺纹报收4830元/吨,与钢厂本期的出厂价形成了320元的倒挂幅度,如再加上运输成本,那就是350元;如此深的倒挂幅度,在历年来也是少有的。
当市场出现深层次的倒挂时,我们就要探究其中的原因;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后,我们发现,市场出现深层次的倒挂后,往往不是贸易商囤积居奇造成的,而是钢厂前期的透支或后期的坚挺造成的,如此一来,就验证了那句古话“市场行为将决定一切”;所以,当这种现象出现时,贸易商往往没有主动权或者说是选择权,只能被动的接受。
现在的行情正好与上面的论证吻合,贸易商希望钢厂能下调出厂价,以减轻他们的损失。目前已有一些中型钢厂开始下调建材的出厂价,如福建的三钢集团,今日(25日)下调建材出厂价60元,二级螺纹为4940元/吨,同时对上期补贴80元/吨;江西南昌钢铁集团/萍乡钢铁集团下调建材出厂价100元,二级螺纹出厂4950元/吨。当然,这只是个别钢厂行为,具体能否全面铺开,能否预示着钢厂下调价格大幕的开启,还需要继续观察;尤其需要关注以沙钢集团、河北钢铁集团等为代表的大型建筑钢材生产企业的调价政策,这将决定本次钢厂下调出厂价大幕能否开启的一个重要指标。
来源:金银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