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月20日在公告中称,首钢集团董事长朱继民将接替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邓崎琳,担任中钢协会长。根据中钢协规定,将从宝钢、鞍钢、武钢集团和首钢集团的董事长中选出会长。会长任期为两年。公告称,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和副会长罗冰生将卸任,副会长张长富将兼任秘书长一职。中钢协一直在年度铁矿石价格谈判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在国内钢铁行业的整合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方面向政府提供建议。
我国钢铁面临挑战,争取财税政策支持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2月21日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第四次会员大会上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面临三方面挑战:一是国内经济增速将有所降低。二是生产要素成本呈逐步上升态势。今后一个时期,劳动力、原燃料价格等将呈现上涨趋势,必将挤压钢铁行业的利润空间。三是资源环境约束将进一步趋紧。
尽管今年国家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但规模和重点将发生变化,钢材的消费强度将下降;国家严控“两高一资”产品扩大出口,钢材的国内需求增幅将明显回落。据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罗百辉介绍,中钢协一直在年度铁矿石价格谈判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在国内钢铁行业的整合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方面向政府提供建议。2011年将支持钢铁企业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按照国务院精神要求,针对兼并重组难点问题及时提出配套正常建议;积极争取国家对企业重组在财税、项目方面的政策支持。
按照重点用钢领域“十二五”创新发展的要求,钢铁企业要选择好自己的产品创新目标和用户对接。重点方向是,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海洋工程和海上石油开采、大型和特殊性能船舶和舰艇、节能环保汽车、水电、核电、风电和超临界火电、特高压电网等领域。加大特殊钢产品升级开发力度,努力替代进口和满足国内装备制造业提升的新增市场需求。到2015年,我国自产铁精矿的供给能力将由现在占总需求量的不足40%,提高到45%左右;进口海外铁精矿中的我国权益矿在进口总量中所占比例将由现在的不到15%,提高到50%以上。
从国外市场需求看,初步预计2011年中国需产钢6.60亿吨左右,增长4.8%;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6.32亿吨左右,增长5%,预计比上年增加3000万吨左右。未来我国钢材需求强度将会出现下行。预计以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超常规固定资产投资已经转入下行减速同道。2010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由上年的增长76.6%回落到只增长25.6%,回落51个百分点。由于新开工项目工程总量的增幅大幅下降,对钢材特别是建筑用材需求影响很大。
“十二五”期间,在控制钢铁生产总量的前提下,将完成广东湛江和广西防城港等沿海现代化钢厂建设,建议在华北、东北地区对现有产能进行存量调整不再扩大产能。
2011年钢铁行业运行预测
2011 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各项产业规划和政策有望相继出台。对于钢铁行业来说,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仍将是钢铁产业规划和政策的重点,并且指标可能更为苛刻。预计2011 年新增的炼铁产能为3763 万吨,如果2011 年完成4000 万吨的淘汰任务,那么按照2010 年7.4 亿吨粗钢产能计算,2011 年的粗钢产能或将出现零增长。
1、2011年供需环境略有改善。
2011年钢铁行业供求形势依然严峻。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罗百辉分析认为,由于投资拉动钢铁需求能力下滑,消费拉动政策主导,出口或受保护主义影响,加上受11年房地产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影响,与投资相关的国内需求绝对量继续稳步增加,但增速在10年基础上将有所下滑,对钢铁需求的拉动作用将有所减缓。而以汽车、家电为主体的消费更多取决于国家刺激政策的连续性。人民币的大幅持续升值以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对11年钢铁的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起到抑止作用。
2、产能产量增速均下降。
钢铁产量经过多年的快速增长后,随着需求增速的下滑,产量增速和增量在11年均将下滑,预计11年国内钢铁产量(维持供需平衡量)将达到6.7亿吨。与之对应的是产能增速受行业投资下滑影响,11年产能增量为近年来新低。因此,11年产能利用率预计将出现小幅提升,行业盈利有望适度恢复。
按照7.4 亿吨的粗钢产能,以产能利用率85%-90%的水平测算,2011 年的粗钢产量在6.3-6.66 亿吨,同比增速下降至0.8%-6.6%。需求方面,经济的“软着陆”,即经济在一季度见底,之后以较缓的斜率回升,并且全年9%的经济增长率将保障钢铁需求的稳定增长,我们测算2011 年的国内需求增速在7%,达到6.42 亿吨。供需结构将由供给过剩逐渐向供需平衡过渡。
3、矿石价格将保持高位。
根据新的协议矿定价模式,我们预计2011 年一季度协议矿价格将环比上涨7%。从全年走势看,虽然受矿石厂商新建项目产能释放带动,全球矿石供需紧张的局面将进一步缓解,但印度因素或将造成供求的阶段性不平衡,脉冲式推高矿石价格。全年价格将在一季度的基础上保持高位,继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