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晚间央行宣布24日起下调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初步计算此举将对市场注入4000亿的流动性。受此影响20日股市、期市纷纷高开,诉求多日的调存准预期也得以实现,作为我们钢铁行业的从业者,自然也是很关注货币政策的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特别是目前钢市阴跌不止,着实让人头疼不已。
首先,我们必须理清下此次存准率下调的“前后事”或者说触发的原因,这也能更好的帮我们分析其对钢材市场的影响!
还记得2011年末,市场就对于存准率下调的呼声就很高,因为涉及到年末大量资金需求,市场资金的紧张程度很高。不过我们也知道央行并未如期下调存准,换来的是12月中旬及下旬开始的正回购停止以及央票的暂停发行,其中1年期央票暂停达6周,3月期央票暂停达7周之久,此间更是频频实施逆回购满足市场资金需求,但是存准率下调的靴子却迟迟不见落地。
从政策施行的效果来看,我们对2011年12月-2012年至今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以及沪大额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率走势来看,这两个数据基本保持了稳步回落的态势,这也说明央行一系列的操作很好的缓解了节日期间的资金需求。
那么为什么央行会在这个时点操作存准率呢?首先我们看到近几日银行间拆借利率快速拉升,这其中和央行2月以来一直保持着净回笼有关(此举或者就是为了降存准率做的铺垫),另外按照去年9月的存准率新规定,本月底中小银行还需补缴1000亿左右的准备金,这就使得市场资金短暂性紧张。
而这个时间点降存准是恰到好处的,为什么这么说?一是因为前期央行一系列的暂停公开市场操作,通过逆回购满足资金需求,但是也不调降存准,其实是出于对物价的考虑,从去年12月及今年1月的CPI也不难看出,而到了2月之后,节假因素消退,这个担忧也就不存在了。二是节日期间,资金需求更多的是节日特殊需求,可能并不一定需要通过存准率的调降来满足。但是到了2月末3月初,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央行此时资金面的宽松,相信就是为了年初企业生产经营和行业投资的信贷需求。同时50个基点4000亿的规模也并不大,而且在相关领导人和部委一直强调房地产调控不放松等表态下,我们觉得这4000亿的流动性以及后面可以预见的多次流动性释放将是有“指导性”的。央行等权利部门会对资金的流向甚至做“窗口性指导”,让资金更多的流向保障房、水利建设,更多的支持小微企业贷款等等。
所以,通过上面的分析其实结论已经很明显,那就是本次流动性的注入对钢材市场的支撑,特别是短期来看几无作用!因为不管是从时间节点还是可能的资金支持方向来说,已经不大可能再多的流入到股市和房地产市场,这也注定了短期来看,资本市场和对建材有较大需求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起不到支撑钢市的“强心剂”功能。而尽管资金宽松的本意是“稳健”货币政策加定向支持,但是考虑到商业银行自身的“回报”因素考虑,后期执行效果如何还要观察,也就是说小微企业能否获得政策红利以及水利、保障房等需求能否带动钢市需求,短期来看还不存在快速释放的条件。
其实从20日股市、期市和钢材现货市场来看,表现也是差强人意。20日股市、期市纷纷高开,不过随后都走出震荡格局,其中螺纹RB1205盘整震荡走低,多次跌破上一日收盘价,只是尾盘快速拉升,险收高5点于4178。而现货市场早盘开市在利好已被充分消化的情况下依然是谨慎观望,而午后市场在盼涨心态下部分市场开始拉涨,但是区域间价格依旧较为混乱。
当然也有人会说,要是资金面出现宽松,市场的中间需求能否被拉动,从而改善当前的钢市呢?首先,我们要说明的是,在对后市需求不明朗的情况下,没有哪一位钢贸老板傻到囤一堆铁在仓库。另外就是目前钢贸圈的融资环境也不太乐观,近日市场传言较多的一洲集团李姓老板“跑路”,以及年前福建某县级市上海商会的名誉会长、原秘书长黄某事件,这些突发事件都使得银行对钢贸商的放贷渠道进一步收窄和趋严,所以现今不同于往日,有钱也不一定会流到钢市上来。综上不难看出,此轮存准率下调可能带来的钢市反弹及反弹的高度和持续性并不乐观。
来源:钢联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