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的低利润让产业链上下游心有不甘,一场资本转移的游戏已拉开大幕,资金链断裂的连锁反应正在考验钢铁业。
春节过后,一些钢铁行业的老板忽然不见了踪影。“跑路”这一现象从温州商帮扩大到了钢铁行业。行业的低利润让产业链上下游心有不甘,一场资本转移的游戏已拉开大幕,资金链断裂的连锁反应正在考验钢铁业。
钢贸变身资金游戏
福建周宁县一直以盛产钢材贸易大佬而出名。这20万人口的县城,有6万人都在从事钢铁贸易。
2011年底至今,周宁县开始有一些传言四处扩散,某某老板出国度假,实际上是“跑路”了。
随后有报道披露,周宁上海商会的名誉会长黄某,以及同样来自周宁,有着无锡钢贸领军企业之称的一洲集团钢材市场负责人以及家属,都在春节后消失了。
这些钢铁大佬背后出现了数亿元的“纠葛”,其中包括骗贷、民间借贷等事情相继被披露。
一位与跑路钢铁贸易商老板相识的贸易商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他们在做什么,我们差不多都知道,因为圈内都是这样做的。”
而圈内通常的做法便是,“我们通过三方担保协议从银行贷款,再把这些款项用于别的地方。”
所谓三方担保协议,即银行、钢贸商和钢厂三方签订贷款协议,钢厂为钢贸商做担保,从银行获得利息较低的贷款。
因为一个大型钢材贸易商手中每月的流动资金需要几亿元,所以,在钢材领域贷款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
而真正把银行借贷来的资金投入到钢铁贸易行业的并不多,“比如,我自己从银行拿到了贷款后,主要做的事情就是把钱放到投资公司里面,其实也就是去做民间借贷的业务。”上述人士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从银行拿出的贷款利息是7%,而民间借贷的回报是15%。”
与目前银行银根收紧,很多行业无法获得贷款的情形不同的是,钢贸领域,由于有大钢厂的担保,获得银行贷款的机会相对较多。“我们就把银行的贷款转手贷给资金短缺的企业,根本不会投资到钢材贸易中。”
此外,这部分贷款的另一部分出路“就是购买股票或者基金,用作投资。”上述人士向记者透露。
而投资就意味着风险,“一些涉及温州民间借贷的企业老板不少都已经跑路了,很多是因为民间借贷的坏账,根本还不了。我们也一样,现在做投资的风险太大了。”
该人士直接指出:“跑路的钢贸商就是因为坏账太多,又向其他的民间借贷人借款,最后窟窿已经堵不上了,而银行的贷款又快到期了,所以现在没有什么办法,只能跑路。”
福建周宁县人民法院2012年1月21日发布的公告,民间借贷纠纷人孙一鸣已将一洲集团跑路的夫妇二人告上法庭。
钢铁业低盈利逼走贸易商
其实做金融投资风险较大,并不是钢贸商们的本行,但是,回归本行做钢材贸易现在已经变成了亏本的买卖。
山东一家大型钢厂的下游贸易商楚经理时刻都在关注新的生意,“我在找新的生意,不再做钢材销售了。”
而楚经理目前从事的一个新的投资,就是把钱交给投资公司,向铁矿石贸易商进行民间借贷。
